首页 > 娱乐 > 影视 > 影视资讯

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市场急需更多佳作,中国科幻产业快速起步

来源:环球时报 时间:2023-10-29 浏览:

【环球时报赴成都特派记者  张妮】“我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看到的最科幻的事,就是它的举办场地,它就像一个星际飞船,即将起飞。”中国首位雨果奖得主、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口中的“飞船”是今年刚落成的成都科幻馆,2023雨果奖就在这里诞生。其充满未来感的设计和先进的声光电舞美效果让人惊叹。在科幻馆内,由《三体》等科幻文学IP衍生的科幻产业正变得触手可及。与会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科幻产业营收应该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长远来看,科幻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将承载更重要的使命。

成都何以成为“中国科幻之都”

在中国科幻界流传着一句话: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从神秘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表达古人飞天梦想的太阳神鸟金箔,到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及首个科幻奖“银河奖”的诞生,再到成为亚洲第二、中国第一个举办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成都与科幻渊源深厚。

《2023中国成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成都科幻产业总营收为1276.32亿元,年均增长率19.11%。2022年成都科幻产业营收200.18亿元,同比增长13.32%,高于全国5.77%的增速,稳居中国城市科幻产业发展第一方阵。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陈玲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得益于成都科幻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的深厚,也与当地政府率先制定并落实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营商环境良好、产业发展基础活力强劲等因素有关。

目前成都正在全面构建科幻全产业链生态圈。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届产业发展峰会上,21个签约项目落地成都,总投资约80亿元。具体项目包括三体宇宙西部总部项目、科幻电影沉浸式互动实验室项目、中意国际科幻合作交流平台项目等。其中,投资金额达20亿元的“中国故事·科幻情景剧孵化基地项目”将以“节目+公园+基地+学院”模式,打造科幻情景剧孵化平台。总投资10亿元的三体宇宙全球总部项目,将重点开展三体游戏、品牌衍生等业务。

2030年营收将达1500亿元

2019年因电影《流浪地球》的上映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2020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2021年,由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及“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据陈玲介绍,北京市首钢科幻产业集聚区是政策支持下的典型代表。她表示:“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关注科幻对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对于各城市而言,发展科幻产业需要依靠地区已有的科幻相关资源,并搭建适用于地区发展情况的科幻产业发展平台,促进科幻产业生态体系的形成。”

在一系列政策助推下,中国科幻产业发展迅猛。《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77.5亿元,比7年前增长8倍。其中,科幻阅读约占30.4亿元,影视约占85亿元,文旅约占150亿元,最高的是游戏,约占500多亿元。科幻微短剧成为科幻影视产业新增长点。以国产科幻IP为核心打造的科幻主题公园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该报告发布方之一、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表示,目前中国科幻产业营收数值虽然不算大,但有非常好的成长率。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到2030年应该能达到1500亿元左右。

“中国正迎来第三次科幻大潮”,中国著名科幻作家、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何夕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的前两次科幻大潮不同,如今中国的人口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每年毕业的本科生达1000万,受高等教育人口累计达2亿,在第三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深受科幻文学熏陶的这代年轻人更具科学素养和科技眼光,他们的目光将不仅仅限于就业和功利,他们当中一定会产生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帮助中国迎来更好的发展。”

加拿大雨果奖得主、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荣誉主宾罗伯特·索耶表示,在北美,科幻产业更多是一个随意的、没有长期规划的事业。“而中国把科幻变成产业,相关产业规划让我震惊,我认为,世界科幻产业的未来可能会在亚洲,在中国,而不会在北美。”他说。

面临五大挑战

“在中国科幻热的持续发酵下,科幻产业链条将逐渐延伸,产品形态逐渐丰富,但同时科幻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不少挑战。”陈玲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是科幻产业各细分领域跨度大,导致科幻产业资源要素流动不充分。领军企业数量依然较少,在大型科幻项目的孵化与运作方面难以形成充足的合力。二是虽然多部中国科幻文艺作品登上“雨果奖”等国际舞台,但本土优质科幻影视作品、中国原创的科幻衍生品等还未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三是市场主体对热门IP的追逐以及对版权保护认识不深入等现象,将带来侵权、版权纠纷等问题。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版权保护带来多方面挑战。

此外,刚刚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也存在发展痛点。作为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活动之一,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举行了科幻影视专业会议。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讨论。时光坐标创始人陈奕认为,科幻电影还没有像玄幻、魔幻电影那样,让市场投资形成稳定的循环,投资的信心还比较弱,“主要是因为刘慈欣太缺了、郭帆太缺了,知名IP太缺了。但今年的小投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有良性的回馈,如果这样的片子越来越多,有人敢投,市场有好的呈现,循环就建立起来了,这可能是中国电影未来5—10年最主要的发展面。”

北京百纳千成影视高级副总裁讲武生表示,目前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宏大叙事科幻IP已经站住脚,下一步,更多细分的垂直领域如军事科幻、科幻喜剧等值得关注。科幻世界影视总监王姗姗认为,《流浪地球》一枝独秀使中国科幻电影体系呈现倒T字型,而科幻电影要想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未来还需要有不同层级和类型的电影和人才,构成金字塔阶梯型。

多位专家表示,科幻文学作品是科幻产业发展的基石,但当前我国科幻文学的优秀作者及优质作品仍然较为缺乏,一些作品存在同质化。今年“银河奖”最佳长篇小说空缺以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没有中国作品入围,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长篇科幻小说创作的量很大,但能获得一致好评的作品很少。”何夕希望年轻作家要多一些积累,“积累到开悟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大提升。”

刘慈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科幻的诞生建立在科学的神奇感之上,但现在科学技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神奇感正在消失,这对传统类型的科幻小说打击很大。“特别是人工智能正在慢慢取代作家、编剧,我不知道人工智能给我们,至少给我,还留下多长时间。科幻文学发展到现在,需要有一些重大变革才能恢复活力,至于这种变革是什么,只能等时代来回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