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科技关注

社科院重大成果关注新职业群体:地区内就业比例近九成,外卖员等职业促进本地就业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24-05-11 浏览: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重大成果发布会,对22项优秀成果进行集中发布。其中,《骑手的世界:对新职业群体的社会调查》(下称《调查》)这一成果获得广泛关注,其基于大规模全国性问卷调查,力图呈现骑手群体的人群画像以及就业、家庭、消费、社会态度等特征。

这项调查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多位学者展开,结果显示,七成外卖骑手为农业户籍人口,青年骑手省内就业比例为81%,高于全国农民工省内就业比例(75.3%)。上述数据表明,骑手职业显著扩容了本地就业空间。

通过对新业态青年家乡和工作所在省份的交互分析,研究发现华东地区青年骑手省内就业比例最高,达95.5%。

作为新业态,骑手工作一方面带动本地就业空间持续扩容,一方面帮助超过半数人实现职业阶层向上流动,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人力要素。

此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杂志《企业改革与发展》曾刊文调研骑手工作与帮扶县就业的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2023年来自重点帮扶县的骑手中,在省内就业的数量超过17万。

2018年到2023年,美团平台上来自国家重点帮扶县的骑手从12万人增至约39.5万人,在全国160个重点帮扶县,骑手工作承接了部分农业劳动者的转移就业,在促进就业方面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一环。

通常来说,骑手工作受到气候条件、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不会因收入波动陷入困境。而随着重点帮扶县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的外卖需求不断增长,重点帮扶县所在区域的骑手用工需求也在提升,并释放出较强的就业承接能力,让大量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除了增加本地就业,外卖骑手这一新职业也为大量务农人口提供了向上职业流动的机会。研究人员发现,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持有农业户籍的人更可能通过这一职业而实现向上流动。

《调查》指出,超半数的外卖骑手实现了职业的正向流动。按照传统的职业分层,超半数外卖骑手的上一份工作以产业工人和自雇佣者居多,而从事外卖骑手职业后,所获劳动报酬得以提升。对比处于不同年龄段的骑手的职业流动情况,70后骑手的向上流动比例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骑手,达到62%。

《调查》指出,外卖骑手的向上流动可以增加其收入,且职业发展信心更强,这些都有助于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此外,七成新业态青年表示未来可能返回家乡工作,其中,骑手选择创业/做小买卖的比例最高,为71.7%。

社科院专家还表示,这部分潜在返乡青年不仅仅是数量意义上的返乡人数,更是潜在可预期的人力资源和财富、是乡村与乡村振兴的文化链接。他们在既往的工作经历中积累的来自城市生活的商业意识、现代观念和人脉资源等都有助于他们在返乡创业和就业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文化优势。

同时,返乡青年具有自我实现与发展诉求,他们不满足现状,追求个性与挑战,渴望得到社会认可。很多返乡青年利用在城市积累下来的资本回乡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